首页

最近更新.rss.xml

然后将获取的webhook地址交给 glm ,顺带提醒他应该使用环境变量加载,并将文件放到git忽略中 ​
此项目已开源到 github :https://github.com/2234839/ccdd 我将他命名为 ccdd 意思是 claude code 滴滴
完美,glm 在伟大的崮生勤劳的指导下完全正确的完成预期任务:
​​最近看到了庆喜发的 GLM Coding 大师作品征集赛 ,于是打算做个什么东西参加一下,正巧我经常使用 GLM + cc 写代码,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让 cc 在那跑着,我搁一边玩手机还不能专心玩,还得时不时看下他干完活了没。
glm甚至贴心的给出了一篇飞书Webhook机器人配置文档
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完成了我的需求了,但是我最近还买了一个手环,我想他要是能够直接让我的小米10手环震动一下提醒多好,声音播报还是会有些干扰其他人,或许他可以通过调用飞书的api推送通知到手机,然后手机自动会将通知推送给手环然后触发手环震动(复制粘贴进cc)
glm 一顿跑之后完美完成,他甚至是调用的TTS语音播报:
咱们按照从最小 mvp 项目的思路开始实现,我使用的是 windows 电脑,帮我配置好 cc 的 Stop hook 来调用 node 执行脚本发声(复制粘贴进cc)
最终调研结果是可行的:
可以看到他自己就开始搜索可行性方案了(GLM coding pro 以上版本支持通过 mcp 进行网络搜索和图片视频识别)
说干就干,先让 glm 调研一下能行不。(将从开头到这里的文本复制粘贴到cc中)
这太累了,玩手机都不专心了,于是想着他要是干完活了能够提醒一下我多好。

最近实践

notehttps://z2h.cn/hanzi 字帖生成网站,田字格
note​ amd 利用 npu 的办法:https://ryzenai.docs.amd.com/en/latest/inst.html https://lemonade-server.ai/ https://github.com/amd/gaia?tab=readme-ov-file 主要还是 lemonade-server ,gaia 也是连接的 gaia (直接安装 gaia 会自动安装 lemonade-server
好文推荐https://vue-bits.dev/ 非常绚酷的 vue 动画库
好文推荐​ 浏览器插件开发最佳实践 https://wxt.dev/guide/installation.html

fn+对应键的实际映射(2 Layout)

要修改fn+其他键的实际按键的话,需要修改layout 2 中的按键
qk61 键盘说明
qk61 键盘说明
windows 只需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,定位文件位置,然后复制文件路径(ctrl+shift+c),然后打开网页 生成打开本地文件协议路径小工具 (智能协议生成器) 点击粘贴路径即可 (勾选生成md选项)
这个小工具还支持自定义协议打开一些没有预设的软件(您也可以联系我添加对应的预设到网页中)
然后返回思源中直接 ctrl+v 就能够在思源中直接点击链接调用对应的软件打开文件了,支持浏览器中使用思源
于是写了一个小小的网页工具来方便自己
最近需要引用一些本地文件到思源笔记中,最好能够支持直接点击链接便调用对应的程序打开

使用方式

kimmknight/remoteapptool 在实际运行远程 app 的电脑上安装这个软件,然后生成对应的 rdp 文件,生成的时候要填写正确的 ip 地址。
然后将 rdp 文件复制到你使用远程app的电脑上面,就可以点击打开运行了,局域网内体验非常棒。
需要在被控电脑上开启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
需要在被控电脑上开启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

基础

输入法 ( 崮生61键按键方案
rime (因为 rdp 的bug,所以被远程的电脑使用微软输入法会在某些应用中出现卡死的问题)
微软自带输入法添加小鹤双拼方案,cmd 执行下面这条命令
js
reg add HKCU\Software\Microsoft\InputMethod\Settings\CHS /v UserDefinedDoublePinyinScheme0 /t REG_SZ /d "小鹤双拼*2*^*iuvdjhcwfg^xmlnpbksqszxkrltvyovt"
输入法 ( 崮生61键按键方案
rime (因为 rdp 的bug,所以被远程的电脑使用微软输入法会在某些应用中出现卡死的问题)
微软自带输入法添加小鹤双拼方案,cmd 执行下面这条命令
js
reg add HKCU\Software\Microsoft\InputMethod\Settings\CHS /v UserDefinedDoublePinyinScheme0 /t REG_SZ /d "小鹤双拼*2*^*iuvdjhcwfg^xmlnpbksqszxkrltvyovt"
输入法 ( 崮生61键按键方案
rime (因为 rdp 的bug,所以被远程的电脑使用微软输入法会在某些应用中出现卡死的问题)
微软自带输入法添加小鹤双拼方案,cmd 执行下面这条命令
js
reg add HKCU\Software\Microsoft\InputMethod\Settings\CHS /v UserDefinedDoublePinyinScheme0 /t REG_SZ /d "小鹤双拼*2*^*iuvdjhcwfg^xmlnpbksqszxkrltvyovt"
rime (因为 rdp 的bug,所以被远程的电脑使用微软输入法会在某些应用中出现卡死的问题)
微软自带输入法添加小鹤双拼方案,cmd 执行下面这条命令
js
reg add HKCU\Software\Microsoft\InputMethod\Settings\CHS /v UserDefinedDoublePinyinScheme0 /t REG_SZ /d "小鹤双拼*2*^*iuvdjhcwfg^xmlnpbksqszxkrltvyovt"
微软自带输入法添加小鹤双拼方案,cmd 执行下面这条命令
js
reg add HKCU\Software\Microsoft\InputMethod\Settings\CHS /v UserDefinedDoublePinyinScheme0 /t REG_SZ /d "小鹤双拼*2*^*iuvdjhcwfg^xmlnpbksqszxkrltvyovt"
微软自带输入法添加小鹤双拼方案,cmd 执行下面这条命令

写在最后

思源笔记只是工具,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与信息的关系:
从被动收集转向主动思考,从囤积信息转向构建知识。
如果你也为收藏焦虑困扰,不妨试试这个思路。也许你会发现,真正的学习,不在于拥有多少信息,而在于如何让信息产生连接。
本文基于个人使用体验分享,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。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看到好文章就顺手收藏,结果收藏夹越来越长,真正重读的却寥寥无几?
我就是这样。上周清理浏览器,发现收藏夹里有500多个链接,但能说出具体内容的,不超过20个。

收藏的陷阱

我们都以为收藏=学习,但实际上收藏只是在缓解焦虑。
看到有用的内容,第一反应是"先收藏,以后有时间再看"。但这个"以后",往往永远不会到来。
结果是:
收藏夹越来越臃肿
真正重要的内容被淹没
每次看到收藏夹都有负罪感
我们都以为收藏=学习,但实际上收藏只是在缓解焦虑。
看到有用的内容,第一反应是"先收藏,以后有时间再看"。但这个"以后",往往永远不会到来。
结果是:
收藏夹越来越臃肿
真正重要的内容被淹没
每次看到收藏夹都有负罪感
收藏夹越来越臃肿
收藏夹越来越臃肿
真正重要的内容被淹没
真正重要的内容被淹没
每次看到收藏夹都有负罪感
每次看到收藏夹都有负罪感

转变思路

直到接触思源笔记,我开始明白问题所在:
收藏是被动的囤积,而学习是主动的连接。
思源笔记的核心理念很简单:不要整篇收藏,而是把有用的信息拆解成"块",然后建立连接。
举个例子: 读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,我不会整个收藏,而是:
提取核心方法做成独立块
记录自己的实践感悟
把相关的方法论连接起来
这样,知识就不再是孤立的收藏品,而是可以随时调用、组合的思维材料。
直到接触思源笔记,我开始明白问题所在:
收藏是被动的囤积,而学习是主动的连接。
思源笔记的核心理念很简单:不要整篇收藏,而是把有用的信息拆解成"块",然后建立连接。
举个例子: 读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,我不会整个收藏,而是: